本文详细介绍了专升本考试中的一些关键名词和概念,包括省控线、院校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专业对照表、院校投档线、一分一段以及平行志愿。这些概念对于考生在填报志愿和理解录取过程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介绍常见升本名词解释:省控线,院校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专业对照表,院校投档线,一分一段,平行志愿。
专升本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即省控线。省招办依据国家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当年招生计划、全省考生统考成绩统计表等因素,按略大于招生计划数(一般为 110%)的比例确定各批各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原则是兼顾普通高校完成招生计划和减少自然落选人数这两个方面。
原则上考生成绩高于省控线有被录取的可能,低于省控线则无法被录取。
院校对已录取考生按总分数进行降序排列,其中排名第一的考生成绩为该校录取最高分,排名最后的考生成绩则是最低分,而录取最低分与该院校投档线相等。
院校已实际录取的全部考生专升本成绩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校录取考生的平均分。
需注意,录取最低分可视为院校的实际录取分数线。有时录取分数会以小数形式呈现,如 189.086103,其含义为该学生的总成绩是 189 分,英语成绩为 86 分,专业课成绩为 103 分。若出现两名同学总分相同的情况,则优先录取英语成绩较高者。
专业对照表,亦称作本、专科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在不强制要求报考专业的省份不存在此表)。
专业对照表规定了同学们在专升本报名时可填报的本科专业范围。表中还列有相应的考试课程,若同学们有参加专升本考试的计划,可参照上一年度的专业对照表提前开展课程学习。此表每年虽会有小范围的调整,但总体变动幅度不大
在录取过程中,各省招办依据院校的调档要求,并结合考生志愿报考状况,向招生院校进行批量投档。在批量投档时,成绩最低的考生分数即为该院校的投档线(也被称为提档线、调档线、进档线)。
在专升本录取的院校里,因报考人数以及考生成绩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各个院校所形成的投档分数线也不尽相同。通常而言,这些投档分数线的共同点在于都处于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之上。不过,其不同点在于,部分院校由于生源充足,其投档线会高于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而有的院校因生源不足,其投档分数线只能设定为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因此,存在这样的情况:部分考生的统考成绩虽已达到省控线,但因未达到所报考院校的投档分数线,导致其电子档案无法投放,进而不能被所报考院校录取。
专升本成绩揭晓后,招生办网站会公布各科类考生成绩的统计表。一分一段表是依据考生考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序,以每一分作为一个区间段,进而编制成考生投档分的 “一分段表”。在考生填报志愿之前,首要步骤是明确自身的位次,即较为精准地知晓自己在全省同类考生中的排名情况。
一分段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参照资料,对于协助考生合理填报专升本院校具有重大意义。
平行志愿是指在同一个志愿中,考生可以填报多所院校。在投档阶段,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对考生所填报的多个平行志愿院校进行检索,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便立即进行投档。平行志愿遵循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分数较低的考生的志愿顺序不会对分数较高的考生产生影响。
“征集志愿” 是在专升本志愿录取工作完成之后,部分学校的招生计划尚未完成录取名额的情况下,省招办向考生公布存在缺额的学校和专业信息,并组织成绩达到相应专业省控线但未被录取的考生,依据缺额计划再次填报本批院校志愿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在于提高河南专升本的录取概率,助力高校完成招生计划。尤其是在实行平行志愿之后,志愿投档方式为一次性投档,对于那些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通常会实行 “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的录取规则与第一志愿相同,都遵循分数优先原则。需要注意的是,征集志愿所涉及的学校都是在第一志愿录取过程中未录满的学校。
通过对专升本考试中各个名词的解释,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录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规则。省控线、投档线等概念帮助考生明确录取的基本要求,而一分一段和平行志愿则为考生提供了合理填报志愿的策略。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考生在专升本考试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提高录取的成功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问考吧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nkaoba.com/news/3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