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练习题-单选

本文通过一系列选择题,考察了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作家的理解与掌握。题目涵盖了王安石的文学主张、鲁迅对罗素的评价、李清照的语言技巧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学的丰富内涵和历史背景。

本文通过一系列选择题,考察了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作家的理解与掌握。题目涵盖了王安石的文学主张、鲁迅对罗素的评价、李清照的语言技巧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学的丰富内涵和历史背景。

  1.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作家是()

  A. 柳宗元

  B. 韩愈

  C. 欧阳修

  D. 王安石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作家的文学主张的了解情况。王安石一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斗争,他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他认为“文者,务为有补于世用而已矣”,“要之以适用为本”(《上人书》)。正因为王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2.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提到的罗素是()

  A. 英国哲学家

  B. 英国文学家

  C. 美国哲学家

  D. 法国哲学家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品中涉及的细节知识(外国作家的国籍、评价等)的掌握情况。伯特兰·罗素(1872~1970)是英国哲学家,也是20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

  3.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A. 夸张

  B. 拟人

  C. 比喻

  D. 叠字

  答案:D

  解析: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充分地利用了九组叠字,使之在声音节奏和情节气氛各方面都与内容密切配合,真切地描绘出愁苦敏感的内心世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直接描述内心的感受,她若有所思,若有所待,而又终无所得,有的只有凄惨和忧愁。

  4.“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出自()

  A.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B. 《天净沙》(秋思)

  C.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D. 《声声慢》(寻寻觅觅)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名句的掌握情况。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下列人物出自话剧《日出》的一组是()

  A. 陈白露、李石清、黄省三

  B. 陈白露、周朴园、方达生

  C. 陈白露、李石清、四凤

  D. 陈白露、潘月亭、周萍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品中人物的了解情况。陈白露、李石清、黄省三、方达生、潘月亭都是《日出》中的人物;而周朴园、周萍、四凤是曹禺话剧《雷雨》中的人物。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思想与情感的表达。王安石的适用主义、鲁迅对哲学家的关注以及李清照的细腻情感,都反映了文学与社会、历史的紧密联系。这些知识的掌握对于理解中国文学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问考吧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nkaoba.com/news/39964.html

(18)
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3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