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能力是决定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为了提升学习效率,我们可以将学习过程分为八个管理环节,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学习活动。这些学习管理环节不仅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和有序。
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三要素又可分为八大学习环节,即学习管理八环节:
1、计划管理; 2、预习管理;
3、听课管理; 4、复习管理;
5、练习管理; 6、错题管理;
7、难题管理; 8、考试管理。
长计划,短安排
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挤时间,讲效率
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
读: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
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
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练习题1到2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如:公式、单词、案例……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
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1、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2、查:回想是目前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 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很难遗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
3、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4、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
5、说:就是复述。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
宁夏理工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位于石嘴山市星海湖畔。
学校始建于1985年,历经石嘴山联合职业大学、宁夏石嘴山职工大学、宁夏石嘴山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2年被列入区市两级政府共建单位,2016年被自治区确定为应用型整体转型试点高校,2018年被自治区确定为“互联网+教育”试点学校,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12个二级院(系),有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经、管、文、法、艺、教8个学科门类,打造了一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集群。其中电子信息、会计为首批增列的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物联网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化学、汽车服务工程、安全工程、工程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和英语等12个专业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自治区特色专业6个、自治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专业5个。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理事长赵惠娥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经济管理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院、学生工作部分别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和全国巾帼文明岗。已成为全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试点高校、首批全区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已建成全区高校首家退役军人服务站。
为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宁夏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重点产业发展、石嘴山市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学校紧抓教育部“四新”建设发展契机,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着力点,积极对接宁夏和西部地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化工、智慧金融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创新型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建设有宁夏新工科院士工作站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试点1个、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自治区一流基层教学组织10个、自治区现代产业学院3个,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项、教育部原创文化精品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个、自治区“互联网+教育”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项目5项、自治区卓越拔尖人才培养项目1项,在建高水平本科教育项目408项。获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48门、自治区教学成果奖7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80项、省部级以上奖励230项。
不计时不练习:限时练习,记录作业时间,与练习无关的事什么也不做。比如:20分钟写完英语;25分钟写完数学……
不复习不练习:先复习所学的内容,然后练习。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先放过,后攻坚。
不检查不练习:练习后必须检查一遍。
不小结不练习:写完练习后,告诉自己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错题和难题反映着许多知识点的联结,掌握了错题和难题就等于把高分拿在手。建立错题本和难题本,每页上下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原题;
第二部分是错因;
第三部分是改正与举一反三:正确即写出正确答案,过了一个月复习时,搭眼一看还不会,就问自己:怎么还不会?就要进一步查找原因,这时举一反三,将与本题相关的知识点或习题联系起来,写下来。
第四部分是归纳提醒:写出错题错在什么地方,错在哪方面,则提醒自己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学或请教老师和同学。
第五部分是复习次数:每隔一段时间要复习一次,怎么复习?盖住原题自己用脑子想。
一般来说,难题之难多半在于题目所涉知识点众多,知识点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思维(及方法运用)跳跃性大、逻辑性强,因此,对于难题,建议用溯源的方法整理。
一是查清楚题目所需知识清单,同步辨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是复原自己考试时的思维路径,查“堵”点、“歧”点;
三是借助参考答案探究自身存在的盲点、疑点甚至是漏点。之后,同样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复习与检查一次。
用一张丢分统计表管理。按科目分为填空、选择、计算、阅读……等类别。错了、丢了多少分,用统计表说话,这样就能明白哪些是审题出了偏差,哪些是运算出了错误,是什么知识点有问题,哪方面需改进和提高。用纸把错题抄下来,每隔20天再做一遍,尤其是在考试前可找出考点。
学习管理的八个环节涵盖了从计划制定到问题解决的方方面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学习框架。通过有效的计划管理、预习管理、听课管理、复习管理等环节,学生可以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能力。这不仅能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借助宁夏理工学院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管理,开启更为广阔的学习之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问考吧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nkaoba.com/news/4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