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健康管理工作已经迈入第十三个年头的海琼,真名王海琼,早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完成了系统学习,取得公共卫生学学士学位后,又获得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证书。
她的日常工作细致而务实,每天清晨六点准时出现在社区服务中心,为慢性病老人测量血压血糖并指导用药。三年前启动的'家庭健康档案'项目,让辖区三千多户居民拥有了专属的健康追踪记录。2023年底的一次随访中,她通过持续监测的血糖数据波动,及时协助糖尿病患李阿姨调整胰岛素用量,避免了酮症酸中毒风险。
去年升级的服务模式颇有成效,海琼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每周三晚通过直播间解答健康疑问。有观众反馈说,她讲解高血压用药时的'彩色药盒分装法'特别实用,用红黄蓝三种药盒区分早中晚药物,解决了七旬老人总是吃错剂量的烦恼。这种把专业术语转化成生活技巧的能力,让她在社区获得'海琼姨'的称呼。
健康管理最关键的环节是持续跟进。海琼的工作电脑里存着二十七本电子随访记录簿,详细标注着每个居民的复诊时间和注意事项。某位冠心病患者需要每月调整的华法林用量记录,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她说最欣慰的是看到王伯的档案——原本空腹血糖值长期在9.0mmol/L徘徊的糖尿病患者,经过八个月饮食干预,现在稳定在6.2mmol/L的正常区间。
面对2025年即将推行的社区智慧医疗系统升级,海琼正在学习智能手环数据的分析方法。她发现许多老人不习惯用电子设备,特意设计出纸质'三色健康周报',用红黄绿灯的形式标注血压血糖波动区间,这项土办法在越秀区的健康例会上获得推广。
基层健康管理面临的挑战依然具体。上季度统计显示,社区65岁以上老人服药依从性仅48%,海琼最近在尝试用药提醒新方案:子女扫码激活的智能药盒,在药盒闪烁蓝光时会同步给家属发短信。上周回访时,张奶奶的女儿发来感谢信息,说母亲这次终于没忘记吃降压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问考吧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nkaoba.com/news/56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