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这个职业,听起来高大上,但现实中它到底能为我们带来什么?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公共营养师成了热门职业,人社部取消资格考试后,营养学会扛起了培训大旗,号称能帮人掌握个性化营养管理,吃出健康远离疾病,但这光环背后藏着不少猫腻。
培训课程五花八门,三级录播课3370分钟158个视频,四级2963分钟137个视频,内容涵盖从编制食谱到食品评价,目标人群包括幼儿园保健医、校医、食品企业人员等,就业前景被吹得天花乱坠,说能减少慢性病风险,引导居民改善膳食搭配,听起来像万能钥匙,可实际中很多人冲着证书去,结果发现市场鱼龙混杂,证书用途成了谜团,健康管理师和营养师资格在互联平台的作用被夸大,非相关职业也能轻松赚第二份收入,但真能兑现承诺的寥寥无几。
深扒公共营养师6大问题,看完能解决99%疑惑,这话说得轻巧,可现实中争议不断,比如有营养师发文用寄生虫标题吓唬人,却没科学依据,被批为赚噱头,更离谱的是熟蛋返生事件,校长开课教意念移物,反科学言论满天飞,搞得公众一头雾水,这些闹剧暴露了行业监管漏洞,培训学校如何审批的,部门怎么管理的,都成了未解之谜,营养师本该用系统观念看待健康危机,却有人走偏了路。
抛开浮夸宣传,公共营养师的真实价值在于基础服务,比如帮人正确认识个体营养需要,选购保健食品,通过合理饮食减少疾病机率,但这需要扎实知识和职业素养,不是靠几节网课就能速成,毕竟所有水产品都带寄生虫,煮熟吃才安全,营养师若能联合部门出台安全标准,或许能让职业回归正轨,而不是沦为市场噱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问考吧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nkaoba.com/news/57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