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李增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的『芹菜汁降血压』理论引发医学界争议,这个事件让他的专业资质和科普方式成为舆论焦点。营养学会官网显示,李增确实持有2019年颁发的注册营养师资格证书,但他在网络平台展示的『国家高级营养师』头衔实际属于人社部2016年已取消的职业资格认证。
翻开李增近三年的科普视频,从『喝红酒软化血管』到『吃南瓜降血糖』,这类简单粗暴的食物疗法反复出现。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指出,营养学是门严谨科学,脱离个体差异和剂量谈功效容易造成误导。李增对此的解释是『老百姓就爱听简单易行的办法』,这种揣测性传播反而暴露出科普者专业定力的缺失。
在抖音平台拥有82万粉丝的李增,视频风格明显带有流量导向特征。他会用『三招解决便秘』『五毛钱食物抗癌』这类标题党话术,内容却对膳食纤维摄入量、微量元素协同作用等核心知识避而不谈。这种『碎片化投喂』提升了传播度,却让营养知识体系变得支离破碎。
更值得警惕的是李增在直播间的带货行为。他推荐的『益生菌酵素粉』被网友发现生产许可证编号对应的是普通食品,却宣称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显示,该产品从未获得保健品蓝帽标识,这种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营销方式,让科普与带货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面对质疑声浪,李增在最新视频里强调自己『传播的是养生智慧而非医学知识』。这种辩解恰恰印证了专业人士的担忧——当科普者为迎合流量刻意降低专业门槛,不仅损害公众健康认知,更会消解整个营养师群体的专业价值。营养学会已启动行业自律行动,或将重塑网络科普的规范边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问考吧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enkaoba.com/news/57141.html